|
本帖最后由 路珊珊墨墨 于 2024-7-30 10:18 编辑
召唤兽全新外观系统“召唤兽梦影”,在部分服务器测试。
1)玩家可前往宝象国(77,55)梦蝶仙人处购买“梦影符·青花瓷”(售价:2000点仙玉),为如下召唤兽幻化全新造型:“龙鲤”、“雷鸟人”、“日游神”、“泪妖”、“画魂”、“机关鸟”、“月魅”、“涂山瞳”、“猫灵(人形)”、“狂豹(人形)”、“涂山雪”、“毗舍童子”、“鬼将”、“谛听”、“吸血鬼”、“持国巡守”;
2)2024七夕系列礼盒“巫山曲”售卖期间,“梦影符·青花瓷”畅享“限时八折优惠”(折后售价:1600点仙玉)!
特别说明:2024七夕系列礼盒“巫山曲”售卖结束后,玩家可前往“霓裳宝阁”以原价购买“梦影符·青花瓷”。
3)每个“梦影符”仅可赋予一只召唤兽“梦影”效果,该效果与召唤兽绑定;
4)玩家可前往宝象国(77,55)梦蝶仙人处领取“梦影绘卷”,了解青花瓷系列梦影背后的故事。
详细介绍:https://xyq.163.com/2024/qxjy/?type=zhsmy
青花瓷·淬璃光:青烛摇曳摄幽魂。
器物说明
瑞兽九枝烛台
瑞兽形态的多枝烛台,内部储存的灯油用之千日不竭。
燃烧后会点亮有蓝色的火焰,其中主焰呈童子样貌,据说可驱散恶鬼。
背景故事
痴匠人所寻求的灵土灵泉,多处在人迹罕至之地。但所有去处中最为荒蛮可怖的,仅有一处。
那日痴匠人寻着玄女的指示来到一口枯井旁。那四周荆棘丛生而天光昏暗,像是有诸多游魂栖居于此。匠人原本并不觉异,但帮他挑着行李的当地脚夫却一直打着寒战。
原来传言中此地居住着妖怪,会食婴孩、吸骨血。脚夫虽是当地人,却从来不敢前来此地。匠人从枯井中取了水、燃了柱香便返程了,但返程后脚夫却一病不起,口中也不住念念有词。
匠人明白这是心病,脚夫一生本未做坏事,不应被恶鬼缠身。但既然他胆小、怕黑怕鬼,不如为他制作一瑞兽烛盏。这样他长居此地时,也会心里有所依托。
于是青花出窑那天,匠人将瑞兽烛盏送给了胆小的脚夫。脚夫感激万分,将瑞兽烛盏供在家中日夜点亮;被烛火照亮的白瓷像是真能震慑黑暗一般,让他缓缓安下心来。但不多日过后,好不容易不再害怕恶鬼的脚夫,又觉得那烛盏的火苗样貌也十分可怖。于是心内复又开始惶惶。
灵性苏醒后,这瑞兽也具有了自己的意识。他常和当地的鬼魂们打交道,为他们排解冤屈。久而久之,那枯井周围的恶念消散了七八,从此灵泉也重新清澈了。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驻风吟:留待心目见青莲。
器物说明
饰金青莲琵琶
匠人在一古刹为住持所烧制的琵琶。多处饰有金漆,典雅端庄。
音色清亮直达云霄,弹之可留驻清风、催开青莲。
背景故事
匠人曾在一古刹中暂住百日。这期间,住持从林中捡回一男婴,男婴盲了眼,想是被邻村人丢弃在此。
捡回男婴后又过了一段时间,一转眼男婴将要周岁。住持想组织一场抓周宴,只是琴棋书画之中,“琴”这一物件一直无法寻得。匠人于是取了古刹内的池水,以青莲为纹饰绘制了青花瓷琵琶,便成了此物。
抓周宴上,诸番物品被放置在桌上。或许是琵琶的瓷面较凉,本要握住琵琶的孩子碰了一下便丢开了手,转身就要向其他物件爬去。但正当此时,玄妙的一幕发生了——庭院中的青莲花被清风吹落,随着风儿飘起,最终落在了琵琶的琴弦上,发出一声清响。那温柔的响动,就好像风中有什么人在跟孩子对话一般。
盲眼的孩子最终还是抱住了他的琵琶,无意中弹响了最初的音律。也就在此刻,庭院池水中那些青莲花苞竟次第绽放了。
后来的后来,痴匠人离开了古刹,而那盲眼的男婴便与琵琶相伴长大。几十年后,人们都听说古刹里多了一名奇僧人,他弹奏的音律可以张开心目、洞察心神,净化听者的心灵。
人们又传言,持国天王的一丝灵智从一开始便留驻在了瓷琵琶上,伴随男婴一起长大。那日飘散的青莲花就是证明。
但那不过是些流言而已,谁又能做得真呢?
(攻击1)
(攻击2)
(施法)
(待机)
青花瓷·点稚魂:即使在青花梦境之中,也是最闹腾的存在。
器物说明
福童青花碗
画有嬉闹孩童的青花碗。碗口偏大,能盛放的粮米也比一般人饭量多些。
茶盏上绘制着孩童拔河、踢毽儿、玩拨浪鼓的场景,童趣十足。
背景故事
痴匠人行至西北境时,曾暂住在一对老夫妻家中。
二人已过半百,却膝下无子,老夫妻为此事时常唉声叹气。西北境有向福童许愿的民俗。匠人了解到此事后,便为老夫妻烧制了绘有福童纹样的青花碗讨个吉兆。
开窑前一日天气闷热非常,夜间老夫人做了个怪梦——梦中有一顽童来家中偷饭菜吃,顽童试着用家里碗筷盛饭,但却觉得所有碗碟都太小,盛出来的饭量无法满足胃口。他气急败坏地关门想走,走到门口泥窑时,发现泥窑中有一碗口偏大的青花瓷碗。顽童因此转怒为喜,用瓷碗盛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吃饱喝足后便睡在了灶台边。
老夫人梦醒后,发觉乡内郎中正坐在床边,而老爷子在旁喜极而泣,原来她真的身怀有孕了。
十月后,老夫人顺利诞下一子。这孩子性格活泼、身体健康,唯奇怪的是,他总觉得家中哪里藏着他的玩伴,但又无法与玩伴相见。
痴匠人不知所踪后,福童青花碗也觉醒了灵性,灵性苏醒的他变成了那梦中顽童的样子,他也正是那孩子苦苦寻找的玩伴。从此两个孩子每日结伴嬉戏好不快活,只是那顽童果然饭量颇大,老夫妻每日要烧的饭菜又多了不少。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苏离印:灵狐守凤印,护一国平安。
器物说明
如意纹团凤印奁
青花瓷质的印奁,其中盛装朱红泥,供国主或权臣印制纹章之用。
饰有团凤与如意纹,遥祝一国国泰民安、一城万事顺遂。
背景故事
边境之外,便是西境诸国。玄女在梦中告诉匠人在西方有着特殊的青料,但那国内并无瓷艺匠人,因此青料之美质也不过埋没于砂石之中,分外可惜。匠人得知这点后,便时常在边境周边徘徊;他无关碟,无法亲去西境,但他常日徘徊于此却吸引了一位西国来的游商人。
是夜,游商人带一瓶果酒,询问匠人来边境的原因。匠人与他从青花技艺聊到旅途见闻,又向他讲述起东方的传说故事。游商人对匠人聊到的灵狐传说很感兴趣,也答应下次回来时,为他带回西域青料。
于是匠人在边境住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一年后的这一日,游商人果真信守承诺回到了边境,但匠人发觉他身上多了数道刀伤。原来这一年间西域诸国战乱频仍,游商人也不免卷入其中。这次前来的路上,身上金银与货品也已被悉数劫去,仅剩这一包看上去不过是黑泥的青料。
匠人深受感动,将青料烧制成了多件瓷品交予商人,希望他能暂住边境规避战火,等西域重归和平,这些瓷品或许能弥补他被劫去的金银。
后来西域局势终于稳定下来,游商人带着匠人烧制的青花瓷返回西域,据说他以那些瓷器卖得了黄金万两,后来又成为了西域诸国的一名政要,平生致力于拓宽与东方的交流、维护商道的安全。
那批瓷器中,有一件他永远留在身侧——便是一枚上有团凤纹与如意的印奁。他曾说,那印奁上,有匠人为他刻下的好运,他后来的旅途可以一切顺遂,也是因为这印奁保佑了他万事如意。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震神魄:大气又果敢的泼墨,描绘出山水万千。
器物说明
镶金云雷豹符
仿照虎符样式烧制的豹符摆件,边缘镶着赤金、霸气非常。
让人联想到千军万马之威,是十分具有震慑性的青花摆件。
背景故事
分水画筋、点水勾痕……修习青花之技法,不仅需要匠人了解烧制的技艺,更要匠人有一副画师的妙手。
痴匠人为制出青花修习了各种技法,但毕竟没有绘画的底子,在坯子上作画时,总还是难以控制笔锋。玄女得知他的难处,便指点他去见一对隐居的画师夫妻。
画师夫妻居住在山峦叠嶂之中,二人都气宇非凡,但也十分谦和有礼。痴匠人发现他们夫妻虽都技法高超,但作画风格又都有不同——男子擅长绘画山水,用笔大开大合气势万钧,观其画如身临其境、叹为观止;女子则善于描绘细微之物,如初开腊梅或田间风物,落笔细腻富有情致,观其画如见其情,于日常处绰约动人。
“其实作画如做人。运笔在其次,还需先从万象森罗里,寻到你最欲描绘之物。”画师笑说,“贤弟不如先在这山里住下,寻找在意之物吧。”
匠人回想一番,此前自己的确从未在意周遭事物,日日所想唯有那日所见的青花瓷。被画师点醒后他住在了山里,但仍未找到他引起在意之物。
直到有一日,画师饲养的狸奴来到卧室撒欢,他跟着狸奴走到了山上,却发现这狸奴竟与林中一只花豹戏耍起来。狸奴与花豹一柔一刚,又令他想起画师夫妻的性格……这奇遇让他铭记在心,回去便以那一猫一豹为形貌,制出了两件特别的青花瓷。从此匠人更加珍重周围的事物,绘画的技法也精进了许多。
至于这两件瓷器生出灵性后下落为何?原来那隐居的夫妇乃是玄女托仙人下凡所化。灵瓷灵性苏醒之后,自是又彼此相伴,跟着二位主人云游去了。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醉心颜:细腻而温暖的笔触,勾勒着俗世美好。
器物说明
双鱼狸奴纹碟
一对绘着小鱼的纹碟。配套的食具绘着猫儿脸,缀着铜铃铛。
使用此套餐碟,可令食客不饮而自醉。十分具有生活意趣的一套青花。
背景故事
分水画筋、点水勾痕……修习青花之技法,不仅需要匠人了解烧制的技艺,更要匠人有一副画师的妙手。
痴匠人为制出青花修习了各种技法,但毕竟没有绘画的底子,在坯子上作画时,总还是难以控制笔锋。玄女得知他的难处,便指点他去见一对隐居的画师夫妻。
画师夫妻居住在山峦叠嶂之中,二人都气宇非凡,但也十分谦和有礼。痴匠人发现他们夫妻虽都技法高超,但作画风格又都有不同——男子擅长绘画山水,用笔大开大合气势万钧,观其画如身临其境、叹为观止;女子则善于描绘细微之物,如初开腊梅或田间风物,落笔细腻富有情致,观其画如见其情,于日常处绰约动人。
“其实作画如做人。运笔在其次,还需先从万象森罗里,寻到你最欲描绘之物。”画师笑说,“贤弟不如先在这山里住下,寻找在意之物吧。”
匠人回想一番,此前自己的确从未在意周遭事物,日日所想唯有那日所见的青花瓷。被画师点醒后他住在了山里,但仍未找到他引起在意之物。
直到有一日,画师饲养的狸奴来到卧室撒欢,他跟着狸奴走到了山上,却发现这狸奴竟与林中一只花豹戏耍起来。狸奴与花豹一柔一刚,又令他想起画师夫妻的性格……这奇遇让他铭记在心,回去便以那一猫一豹为形貌,制出了两件特别的青花瓷。从此匠人更加珍重周围的事物,绘画的技法也精进了许多。
至于这两件瓷器生出灵性后下落为何?原来那隐居的夫妇乃是玄女托仙人下凡所化。灵瓷灵性苏醒之后,自是又彼此相伴,跟着二位主人云游去了。
(攻击1)
(攻击2)
(施法)
(待机)
青花瓷·飞白羽:爱怨痴缠,青墨飞白。
器物说明
缠枝彩凤纹盘
缠枝纹与凤凰纹路交织绘制的纹盘。凤尾梭织在缠枝纹之中,如落难凤凰为荆棘所困。
曾为圆满之形,后碎裂为四瓣,为器物添了一份缺憾之美。
背景故事
匠人行至中原时,遇上了一位在河边浣纱的女子。
那女子黑发如瀑、气质娴淑,匠人初见时,觉得她与那梦中教授技艺的玄女有几分相似,因之心生荡漾。但细细聊后,却得知那女子已心有所属,她正痴恋着邻村的一名秀才,渴盼着有一日能与他成婚。
匠人无奈,只好将心头的爱恋压下。在玄女的劝解下,他决定为女子绘制一件彩盘作为礼物;于是无数个月夜里,他将心愿诉诸笔端,在饰盘上画出缠绵精致的缠枝纹与华丽的彩凤。久而久之,这份爱恋竟像是真的得到了圆满一般,匠人心中的苦闷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真诚的、对那女子的祝愿。
后来浣纱女如愿嫁给了那位秀才,匠人便将这件饰盘留给她作为礼品,又踏上了旅途。
但好景不长。原来那秀才并非良配,成婚后他终日酗酒,也放弃了功名。不仅如此,他还时常对妻儿拳脚相向。
某一晚,秀才喝醉了酒,醉醺醺地又要殴打妻子。动手时,他不小心推搡了碗柜,匠人赠予的缠枝圆盘应声落下碎成四瓣。瓷盘碎裂的脆响让秀才一怔,趁他愣住一刻,浣纱女抱着孩子逃出了家,从此不再受欺凌之苦……
后来,那碎裂的缠枝盘同其他灵瓷一样生出了灵性,化作一手执凤镰的黑发女子模样,传言她在中原附近行走、惩戒负心的恋人,也帮助许多痴心人得到了幸福
(攻击1)
(攻击2)
(施法)
(待机)
青花瓷·画韶音:即使无人吹奏之时,也会奏响美妙的韶音。
器物说明
彩绘五音瓷雀哨
鸟雀形状的瓷哨儿,内藏有精巧的机关,可以吹奏五音、呼唤飞鸟。
据说即使无人吹奏时,也会应和风声奏响韶音,颇为南境儿童们所喜爱。
背景故事
南境多山峰丘陵,其中生活的居民多用竹木制作器具以供生活。其中喜雅乐者,也会用篁竹制作乐器为游人吹奏。
痴匠人行至南境寻找灵土,想用烧制青花的手艺换些盘缠。然而用惯了竹杯竹碗的南境众人对瓷盘瓷碗兴致缺缺,那些精致的青花制品竟半点卖不出价来。
焦头烂额时,痴匠人走到了南境竹林之中,听见竹林中似有孩童在吹奏竹笛,而那竹笛的低吟声引来了雀鸟在林中盘旋。匠人突然有了灵感,于是几日后,从泥窑中取出的不再是瓷盘瓷碗,而是变成了数十只形态各异的鸟哨儿。
与常规青花瓷器不同,这些鸟哨儿大多并没有精致的装饰纹路,形貌也不甚统一。有的鸟儿站立着,有的鸟儿像在休眠;然而正是这些略显执着的鸟哨儿得到了南境儿童的喜欢。据说匠人在南境停留、采集灵土的百日内制造了三百多只鸟哨,离开南境的那日,孩子们捧着鸟哨,一同为他吹奏饯行。
痴匠人的旅途结束后,那些鸟哨儿似乎一夜间有了不同的心智。有的孩子说,睡前他把鸟哨放在枕边,夜里梦乡中,似乎能听到那小鸟儿在轻轻为自己唱歌。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却俗尘:俗世纷扰洗涤尽,一心清好自无尘。
器物说明
将军画吉祥执壶
画有将军样貌的执壶,壶嘴是金属制成,一倾倒壶身即水流不止。
能够通过执壶者的力度变化改变倒出水流的力度、形态,甚至让水流呈现刀锋之势。
背景故事
制瓷是土、火与水的技艺。灵泉之水可以为瓷品注入灵气,但凡间水也有凡间水的用处。
玄女在梦中对匠人说他需寻找灵土与灵泉,但除此之外还需保有一颗无尘的心。灵土和灵泉至少还算摸得着,人生七情六欲使心蒙尘,所谓无尘之心又该如何何处寻找呢?
这是匠人离家出游的第十年,彼时他正在江边住下。巧的是,他烧制的青花瓷品被当地一位王公看中,高价买下了他的青花物件,又拉着他日日陪友人宴饮享乐,让他分享一路的旅途见闻。痴匠人本就曾是富贵公子,不免对这些感到厌烦;但连日宴饮确实影响了他的心境,他浑浑噩噩,笔上技法也滞涩了。
在江中,饮了酒的匠人浮浮沉沉。金壶早已不见了,而他的心智也快要被风浪冲走;弥留之际,他似乎看到了那鬼门关的守将向他挥出了一刀。
但,那刀终是没有落在他头上。挡住了那刀的,是一道月光。
三日后,匠人在茅屋中醒来。那日几个仆从拼死救下了他的性命,而他也昏厥至今。
但他又听仆从说,那日救下他时,他虽未拿着那御赐金壶,怀中却抱着一件绘着将军的青花瓷。
匠人想,或许正式此壶在风暴中施以援手。
从此,他不再应邀饮酒,却也常将此壶摆在身侧,用以纪念、用以自勉。
(攻击1)
(攻击1)
(施法)
(待机)
青花瓷·平墨韵:狐儿记录了千番故事、万种技法、一场好梦。
器物说明
山水纹书香四宝
痴匠人所做的第一件灵瓷,似乎是为纪念一场绮丽的梦境。
珠钗上笼罩着朦胧月光,引人遐思起那梦中玄女的风姿。
背景故事
一切山水都有其穷极,一切旅途也终有尽头。
三十载后,痴匠人终于遍历梦中玄女所指的灵土与灵泉,玄女梦中所教授的万般青花技法他也修习完成。在那年生辰的梦中,他没再梦见那位玄女,而是在无边梦境里,见到了最初那件令他魂牵梦萦的青花。原来,那件青花本是月宫仙子的宝器,兔儿不慎将它跌落凡间为匠人所见,这才有了这段超凡之旅;而那梦中玄女,也是兔儿的化身。
凝望着那件青瓷,匠人明白自己的寻索即将结束。自己已经具备了烧制出最初的青花瓷的技艺,而烧制出这件青花,也昭示着这一场旅途终是有个圆满终结。
第二日他回到故乡附近,如往日那样筑了一座窑。那窑火烧了七天七夜,火焰从金白转为青蓝又变为酡红,最终,那梦中的水云盖瓷终于现于眼前,匠人怀抱着宝器,流下了一行清泪。
再后来,那匠人从此便消失了。无人知晓他去了何处,唯有那日的泥窑旁绽开了一朵青莲。
也正是他消失的哪一日,他曾烧制的灵瓷竟全部苏醒了灵性,蜕化成了灵兽的样子。
但,匠人消失了,技法却应永世流传下去。
十日后,一位狐耳少女出现在青莲绽开的泥窑旁。她手捧书卷,手握瓷笔,看样貌像是匠人曾烧制的一套书房四宝点化而成。
那少女在书卷上写下了匠人一路来经历的一切境况,又记录下他在每件灵瓷上倾注的技法与知识——平水、点水、晕水、洗水、石子青、苏麻离青……连同他的记忆、每件灵瓷不同的性格,还有那梦中玄女的风采、神秘的“金蟾国”等。狐耳少女将这些全部记录成册,讲所有文字讲给有缘的世人。从此后,匠人的人生开始被人传唱,而那些他钻研出的青花技法,也从此得以代代相传。
(攻击1)
(攻击2)
(施法)
(待机)
青花瓷·染月痕:一场梦中的谒见,引启了青花之缘。
器物说明
青花宝莲珠钗
痴匠人所做的第一件灵瓷,似乎是为纪念一场绮丽的梦境。
珠钗上笼罩着朦胧月光,引人遐思起那梦中玄女的风姿。
背景故事
自从与那几个白衣遮面旅者相遇之后,那公子便对偶然窥见的青花宝器日思夜想,以致寝食难安、痴妄缠身。公子身边的下人们担忧不已,但遍寻名医却也无法,只好看着自家主子彻夜忧思悲吟。
就这样惶惶过了三日。第四日夜里公子终于勉强入睡,梦境中,他见到了一位白发蓝钗的女子。公子一眼便认出女子头上蓝钗与那日所见的瓷彩一般无二,于是向女子询问起青花宝器的来历,又询问起为何身边下人都忘记了那日所见。
女子闻言笑道:“那宝器非是凡间之物,只是无意落入凡间,故上仙已将其收回。但公子既痴心至此,仙子不忍见公子心愿落空,便派我来传授公子青花技法。”
公子闻言立刻躬身,意欲拜师。女子拈法诀制止了他,又严肃道:“只是,既青花宝器世间无有,制瓷的材料自然也要公子亲去世间寻找。我可向公子指点几处世间灵土与灵泉的位置,你需舍弃金银,背井离乡,去这几个地点细细寻访。唯有以最上成的灵泉与灵土佐以我授予你的技法才能制成这青花瓷,同时也需你这匠人的内心全无杂念、洁净无尘。怎样,公子当真愿舍弃家乡种种声色富贵,走此一遭么?”
那公子在梦中颌首思量许久,终是点了点头。于是白发女子于梦中教授其青花制法其一。
清晨醒来后,公子在枕旁拾起一盖碗,其中分盛着少量水与料土,公子知道这便是玄女赠予他的一捧灵土灵泉。于是他回忆梦中绮景,烧制出玄女发钗模样的瓷宝,将它与辞别信留在了家中,从此踏上了云游之旅。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镇霜霭:白瓷映冰雪,盘龙镇风霜。
器物说明
盘龙云纹盖罐
雪白透亮的青花瓷盖罐。罐口上盘着白龙,似在守护罐中物件。
即使放在寒天雪地里,也从不会结霜。盖罐内部的物品则会四季常温。
背景故事
痴匠人曾结交过的朋友中,曾有一爱护文玩如命的商人。匠人曾卖给他一件青花盖罐用以盛装茶叶。而正是这件盖罐,成就了一段趣谈。
那日商人跟着商队一同前往北境,路上遇到风雪,其他商人所带的茶米都被风霜卷去。这位爱护文玩的商人不同,由于他爱护盖罐、风雪袭来时一直将那盖罐护在怀中,风雪停下时,盖罐中的茶叶便依然翠绿如新。
其他商人都感到纳罕,以为是这个青蓝与洁白相见的瓷瓶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夜之间,大家都在寻找这神奇的青花瓷,将它吹得天花乱坠,说它能镇霜雪、护平安……
商人明白,这瓷罐应是并无法力,不过是当时自己用体温爱护,罐中嫩叶才未被风雪侵害。
虽是这么想的,奇怪的是,再次触碰那瓷罐时,却又感受到似乎真有淡淡的温暖透过花纹向指端传来,就好像那瓷罐反倒想证实那些流言一般。这下商人也拿不准了,只好捧着瓷罐又去找匠人解惑。
梦中玄女听匠人讲述了来龙去脉,听完后不禁掩嘴轻笑。匠人问其因果,玄女解释道,原是那罐中灵气好胜得紧。初次遭遇风雪那次确实是商人的体温保下了茶叶,但后来大家都说它具有法力,它便非要证明给自己主人看。原来烧制这瓷罐使用的石青与雪水都性格刚猛,烧制出的器物也是此等不服输的性子啊。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无名雨:一梦还有一梦痴。
器物说明
水云托月青花盖壶
梦境中最初的青花瓷,不知为何人所作,只惊鸿一瞥便引人万千痴想。
水云纹托起轻巧的壶身,碎裂处却平添了一丝哀伤凄美,不似凡间之物。
背景故事
传言,一切都开始于一场永世难忘的初见。
当时匠人还不是匠人,而是一饱食终日的纨绔子弟。一日他与几个下人在酒楼饮酒,却见邻桌坐下了几个白衣遮面男子,手中捧着一物,那物件被层层丝绸包裹着看不见样貌。
公子好奇得很,于是着下人前去询问遮面男子,提出愿以黄金万两购买此物。然而几个白衣人竟如同没听见下人言语一般,全然不予理睬。
平日吆五喝六的下人们哪受过这样的冷眼,见状便要殴打白衣人强夺宝物。没想到那白衣人只一伸手指,一招便制住了下人们,随后落下一句“金蟾国去者。”便带宝物翩然而去。
公子对那宝物十分挂念,于是也追出门去,却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几个白衣遮面男子。
然而一阵清风吹过,那丝绸包裹的宝物也终于露出了一角——而那一角,绘着一朵艳美摄人的青莲。
当时世间还从未有过这样的瓷彩,那瓷莲的样貌于是铭刻在了公子心里。公子不知“金蟾国”是何地,只当那是送往邻国的礼器,但却又无法止住对它朝思暮想、夜夜难寐。
更神异的是,第二日那几个下人竟都忘记了与白衣遮面男子的相遇,更不记得见过什么丝绸包裹的宝器……
然而那公子痴心一片,无论周围人怎样说他疯了、着魔了,都一心想要再见到那青花宝器一面。
于是五日后,世上少了一位纨绔浪荡的公子,多了一位行游四海、苦寻青花技法的痴匠人。
至于这五日之间都发生了什么?那宝器究竟是何物?痴匠人的旅途经历如何?那“金蟾国”又是何去处?或许其他灵瓷之上,可以读到这一切的答案。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逍遥彩:提酒温茶游四海,真是人间逍遥客。
器物说明
青花梨式执壶
十分古朴大方的青花瓷执壶,上写着“打”、“酱”、“油”三字,用处便大抵也是如此。
除写着大字的执壶壶身外,还附有青龙缠绕的酱油碟,在烟火之外添了一分霸气。
背景故事
玄女曾在梦中教诲,青花料形貌各异,色彩也不同。有的明艳如蓝玉、有的便深沉如浓茶。需得是有经验的青花匠人,才能分辨出青花料。
痴匠人云游四方,时常因车马昂贵而囊中羞涩,平日饮食上便淡饭粗茶不甚用心。住在边境客栈时,管客栈伙食的老爷子见他每日不过啃半个馒头实在可怜,常会提一壶酱油切一盘下水来找他。匠人感恩在心,想给老爷子烧制一只酱油壶作为谢礼;老爷子呢,不晓得什么是青花,又觉得在瓷上画纹样有趣,于是便提出夜里自己画好酱油壶上的纹样儿,明日匠人来了再进行烧制,匠人应允了。
但事不凑巧,当地出产的青花料色泽蓝黑透亮,户外月色下看上去与大爷常用的酱油区别不大。老爷子弄混了,用毛笔吸饱了酱油一遍一遍写字上彩,然而那黑色却完全挂不上瓷坯。
第二日匠人发现了异常,但老爷子哪肯承认自己年迈眼拙?只催着匠人赶紧将自己“画好”的坯子拿去烧。匠人拗不过,只好按他说的办。
开窑后,匠人似闻到空气中飘散了一股酱香气,那瓷瓶确实未挂上任何色彩,可老爷子却十分满意,坚称自己能看到瓷瓶上的花纹,将其称为“逍遥彩”,只有心性逍遥之人才能得见呢!
痴匠人不知所踪后,执壶与其他灵瓷一样获得了灵性,而当时未能画上的青花之色竟奇迹般又显现在了瓶身。苏醒灵性的执壶与长了一副老顽童的面孔,肤色也偏深,仿似酱油。据说他现在也经常关怀吃不上好饭的旅人,会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添一份生活之味”。
(攻击1)
(攻击2)
(施法)
(待机)
青花瓷·烧霆云:白鸟云中溯,蓝羽化雷霆。
器物说明
云雷纹瓷鸟摆件
天雷暴雨中偶然制成的青花摆件。身形同鸟一般,每片羽翼都染着不同的蓝彩。
摆在几案上,会看到那些瓷质羽翼在微微翕动,似有雷鸣声从中传来。
背景故事
并非所有灵土都生在风光和煦之处,也并非所有凡人都心存良善。
痴匠人受玄女嘱托一路向边境前进。行到一泥沙山下时,携带的钱银被山贼所抢,匠人只好在山中住下。不幸中的万幸是,匠人恰在此山下寻到了一眼快要枯竭的灵泉。匠人于是无暇思考丢失的钱银,即刻在山脚下开设泥窑烧制起瓷器来。
边境之民从未见过青花瓷,于是纷纷围上来看热闹,不少还提出愿意出钱购买出窑的瓷器。匠人为不辜负乡民的期待,也辛苦劳作了数十日。
然而到了出窑的那天,边境之地竟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响彻云霄的天雷劈裂了泥窑,将烧制的瓷器也尽数劈碎。匠人无可奈何只好收拾残局,却在整理碎瓷片在其中寻到了一只鸟形瓷摆件。那瓷器的边缘锋利如刃,不像出自匠人之手,倒像是这漫天的天雷将它修剪成了此形貌。
这只奇鸟引起了当地财主的注意,以数倍的价格求取此物。匠人没了盘缠,便将瓷鸟卖出,继续前行。
但一日后,财主家中的财宝竟都被烧了个焦黑,如同也被天雷劈过一般,而那瓷鸟摆件也不翼而飞。
原来那财主与当地的山贼互相勾结,家中财物也多是劫掠路人而得。
边境之民听闻此事,都将其作为因果报应交口称道。
(攻击)
(施法)
(待机)
青花瓷·抟珠明:小龙鲤在青花之梦中,梦见了千年灵泉。
器物说明
鲤纹祥云瓶
痴匠人在西南境所制灵瓷,绘有祥云与锦鲤的青花瓷瓶。
瓶中凝聚着吉祥仙气,能够盛纳灵泉,使其灵性恒久不散。
背景故事
据传,痴匠人受玄女指点寻觅灵土与灵泉,第一个来到的便是风景如画的西南境。西南境山清水秀,孕育了珠明灵土。灵土易得,但在此处采集的灵泉灵气却像心性好动的小姑娘一般活跃易散,不耐储存。
为留存灵泉的灵气,痴匠人在西南境的河流边坐了许久,直到看见此地的锦鲤都向泉眼游去,就好像在守护此地灵脉一般。看到这一景象的匠人,在烧制的瓷瓶上画上了鲤鱼纹,再用来盛装灵泉水,那灵气竟真的被封存在瓶身之中了。
从此,匠人便用这件鲤纹祥云瓶专门盛装各地灵泉水。这件宝瓶陪伴他走过了漫长的旅途,也见证了一件件灵瓷的诞生。
痴匠人不知所踪后,祥云鲤瓶灵气苏醒,化为了一个活泼的瓷姑娘样貌返回故土。传言,当地乡民常能见到她赤脚在泉水旁嬉戏;但也有乡民说曾见到她向泉水中洒落仙尘。
或许时至今日,瓷姑娘还在守卫着泉水中的灵秀之气,也在等待着能与这灵气结缘的主人。
(攻击1)
(攻击2)
(施法)
(待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