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ouxiabaich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诗 泡泡来辩论下,那个美女我给你证据.按照惯例如果水太多没人回就为大家谋利

 关闭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8-2-24 16:22: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viewthrea ... &extra=page%3D2

刚刚看见得,你也看看把,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youxiabaichi + 1

查看全部评分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近期活动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6:2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顶起来泡泡来回答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6:3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大泡泡别回避啦 没有你很寂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6:34: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大泡泡别回避啦 没有你很寂寞的
难道我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做次水牛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6:43: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大泡泡别回避啦 没有你很寂寞的
难道我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做次水牛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6:4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大泡泡别回避啦 没有你很寂寞的
难道我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做次水牛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6:52: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大泡泡别回避啦 没有你很寂寞的
难道我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做次水牛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2-24 16:52: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湖南
还在说这问题。。。

对联是必须对仗的

这一联没必要再争论了  不是谁乱编出来的  是有出处的  可以去看《巧对录》

至于你所引用的平仄   对仗不是简单的平仄处理好就行了  还要考虑词类 词义

绝句不要求对仗  所以原诗句并不对仗  按词类拆开对比就明白了

只有律诗才是要求必须对仗  一般是颔联 颈联 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若只用单对则常在颈联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个很好的例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很工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youxiabaichi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6:5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大泡泡别回避啦 没有你很寂寞的
难道我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做次水牛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2-24 16:59: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湖南
难道梦幻是说古诗不对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2-24 17:01: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湖南
我倒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了

题目很简单  问对仗的是哪句

你不会连对联和对仗的关系都搞不清楚吧  简单点说对联就是对仗句

对仗的要求是:
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
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
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你所引用说明的理由仅仅就是平仄相对   那能算对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7:04: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原帖由 hhmei15 于 2008-2-24 17:01 发表
我倒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了

题目很简单  问对仗的是哪句

你不会连对联和对仗的关系都搞不清楚吧  简单点说对联就是对仗句

对仗的要求是:
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
词性必 ...

呵呵大姐你一直在误导我们
不错你说的是对的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时候作出不同的对仗
对仗后世规定的是你说的那个
因为现在没人写诗
你可以艘下古人对对仗的定义
在一些特殊的时候 对仗的解释也不同
请你注意的是 梦幻以什么时间为背景
没说梦幻以现代为背景吧?

[ 本帖最后由 youxiabaichi 于 2008-2-24 17:0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7:0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大泡泡别回避啦 没有你很寂寞的
难道我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做次水牛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2-24 17:1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湖南
OK~   那你说选哪个答案  就来给你分析分析

不要说什么解释不同  万变不离其宗  再怎么 对仗的基本原则不会变

历史背景  哈哈  那科举好多题目可以不要考了

也好  就按你说得  与尔通销万古愁  李白的《将进酒》  唐朝的  有错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7:13: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原帖由 hhmei15 于 2008-2-24 17:10 发表
OK~   那你说选哪个答案  就来给你分析分析

不要说什么解释不同  万变不离其宗  再怎么 对仗的基本原则不会变

历史背景  哈哈  那科举好多题目可以不要考了

也好  就按你说得  与尔通销万古愁  李白的 ...

大姐,,,
你还是没明白
你说的和我说的答案都没错..
我晕死啦
呵呵
我讨论的是他用的题目的问题
诗经有过一段解释的
对仗 后世的定义和 古代人的规则是不一样的
如果梦幻是糖带为背景
那么我就认为你出题有问题不过分吧..]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 本帖最后由 youxiabaichi 于 2008-2-24 17:1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