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3-5-28 13:25: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三国演义》里有两次捉放曹的案例,都值得大书特书。
第一次“捉放曹”是有关人情债规矩的反面例子。陈宫逮住刚四处逃窜的头号通缉犯曹操,然后又把曹操放了。按理救命之恩,曹操欠的人情大了。但后来曹操活捉了投靠了吕布的陈宫,不但不知恩图报,还把陈宫杀了。此事遂成为曹贼最大罪证。后人评价曹贼是古往今来最大奸雄,人品有很大问题,恩将仇报,坏彻底了。
第二次“捉放曹”是有关人情债规矩的正面案例。关羽华容道上截住走投无路的曹操,但因为曹操曾经卖过大面子给关羽,于是关羽不得已又把曹操放走了。关公顶着砍头的军令状,还曹操人情,义薄云天,被世人千古传颂,成为忠义之神,现在无数人仍虔心供奉、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学会“规矩”的大坏蛋曹操居然也变乖了,实实在在也还了关羽人情债,华容道事件后曹操致死也没有再侵犯关羽的荆州半步。因此成就了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布局。诸葛孔明神机妙算让关羽“捉放曹”,放走感恩的曹操,从而让赤壁冲突焦点、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得以喘息安宁,不仅不是赔钱买卖,还赚了个盆满钵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