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凌晨三四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利转帖:有谁看过西游记〈这么多人想做猴子徒弟呀,人家是佛了〉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38: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这时,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到了前台,添把柴火烧旺火。借机面授小龙机宜,迅速消失。于是,这边【那龙径到阴司地狱具告】

观音闪了,太宗却尝到了苦果,但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却说太宗苏醒回来,只叫“有鬼,有鬼!”慌得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与近侍太监,战兢兢一夜无眠。不觉五更三点,那满朝文武多官,都在朝门外候朝。等到天明,犹不见临朝,唬得一个个惊惧踌躇。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不觉倏五七日,众官忧惶】。
然后,秦叔宝、尉迟恭出场,一炮而红,成就了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superstar,一千年后他们的粉丝还遍布大江南北,家家门上都满挂他两的大头贴。

遗憾,门神糊弄小鬼可以,但是解不了天谴,对太宗无济于事。李世民日子快到头了,【只是身体渐重。一日,太后又传旨,召众臣商议殡殓后事。】

魏征事办得利索,赶紧又把圈套接力棒传给崔判官,【旁闪魏征,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吧太宗道:“崔吧是谁?”征云:“崔吧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
这里有必要提醒诸位看官,以唐太宗的千古圣君的成就,本不可能有下地狱的经历。他的地位修为应该和汉武帝相当,也就是烟霞第一神仙眷东华大帝君身份差不多,是天堂享福的主。没有靠谱的理由,以李世民的身份,阎王哪敢取其去地狱?

于是才有上文大费周折,再搭上一颗血淋淋龙头,才使框得李世民来地狱的。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近期活动汇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4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41: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43: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李世民玩不下去了,认了,缴枪,举手,投降【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

唐王胆破。终于崔先生倒出正题,【判官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

上面平铺直叙,旁白辅佐。远不如原文气势磅礴,丝丝入扣,不多赘叙。这里,简单提提书中一个小插曲,刘全献果。
为了进一步警示唐太宗,地狱泡制创造了一个小小事件【刘全进瓜回阳世,借尸还魂李翠莲。】

童鞋们,下面介绍本学期地狱选修课,主题思想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教案涉及两个典型案例:
一个是宣导荣华富贵的模范。皈依地府,就上光荣榜【他夫妻两个,便在阶前谢了恩,欢欢喜喜还乡】虽然他们是两草根,但是地府捧场,结果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
一个是沉痛反面案件的教训。开罪地府,要去批斗会【但恐御妹寿似不永】虽然是皇家公主,只要地府不高兴,照样整你没商量,只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凄凄惨惨戚戚。

刘全夫妇还魂的故事占了很大篇幅,作者绝不是为了凑字数赚稿费,也不是为了娱乐大众、烘托气氛。
以地狱的手段,弄个把死人还魂自然是小菜一碟。但为什么非得将一个贱民的魂灵,推入高贵的公主身内呢?
明摆着完全是故意的,目的一个,就是要做给李世民看的,给唐太宗灌药,向唐王显示地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腕,敲打李世民,进一步压迫唐王屈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5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44: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46: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47: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49: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51: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一物降一物,敌军就安排个稳重家伙对付他【那先生坐在椅上,公然不动。】龙王病急乱投医,不是龙王弱智,而是佛家游戏规则吃得透、戏演得好啊。佩服!

要说起这位袁先生,深究下来可能也会让不少朋友唏嘘不已,【此人是谁?原来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那先生果然相貌稀奇,仪容秀丽,名扬大国,术冠长安。】西游记提到他是袁天罡的叔父,这位袁天罡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中国人(特别是号称的成功人士)衣食住行都喜欢看看风水,而袁天罡就是风水界顶礼膜拜的大佬。据传,袁天罡和李淳风共同著述了天机奇书《推。背。图》,并且两人各自独立发现了同一个风水宝地“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陵墓)的位置。
推。背。图从宋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是禁书。而乾陵无字碑、断头石像群,直到到现在都是千古之谜。从古至今,民间有许许多多关于推。背。图和乾陵的种种神奇玄妙故事,大家上网一搜即知。当然是否可信,建议以批判眼光理性审视,此处不多费口舌。仅此说明袁守诚不是简单人物。

如果在大会主席台公开正式的场合,谈论风水、算命,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以鄙夷的口气义正言辞评论这是玄学迷信。但是,在私底下,在几乎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对于风水先生、算命先生,即使并不完全信,我们也不敢亵渎,而且多少还怀着虔诚崇敬的心态。
虽然对于风水学,以现代科学的精神无法严密论证,但不可否认的是风水算命等等类似的民间文化早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骨髓,这种地下文化对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根深蒂固的,是条件发射的,是潜意识、下意识的,是发自内心认同的
表里不一,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在我们的生活、思维、文化中处处可见。西游记里相关的描述也非常深邃犀利,比如关于流沙河沙僧杀和尚的情景。

取经安排工作很周密、很到位,甚至微末环节、各色配角都考虑得很细致。比如,为了确保唐僧内定取经人的专属权,专门派遣特工沙僧在西行必经之路的流沙河等候,消灭那些先行的其他的西行取经的和尚。
因为有一些不懂事的虾米和尚看到西方宣传单介绍,以为西天取经能升官发财,纷纷前往。殊不知,西行计划早有安排,团队人员早已内定。只是内定的事情不好公开说,导演组无奈,只好偷偷让冒失的沙弥们被无影无踪掉。
佛家特意安排地下工作者在取经必经的流沙河候着,这个人就是杀和尚(沙和尚)。不管三七二十一哪路野和尚统统都潜规则掉,反正不能有其他取经竞争者。正大光明不好做的事,沙僧来执行。沙僧向观音汇报工作,道:【又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52: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内派唐僧取三藏真经去解放南赡部洲似乎是一切行动的源头。咦,好像也不对呵。因为唐僧取经前唐王就已经皈依我佛,大唐已经解放过了啊?
翻来覆去窥原著,发现派唐僧西行取经也不过只是一个引子而已,目的是牵出一个更大的局,局外有局,局中有局。涉及西游主角悟空,涉及玉帝、佛家、三清道教等势力划分,故事高潮部分在蟠桃会。蟠桃会的故事要晦涩庞杂得多。下一节抛砖引玉,侃侃蟠桃会阴谋,说说外面那个天大的圈套。

一切还得从五百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安天大会说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1
发表于 2013-5-28 12:5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福建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55: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安天大会与西天取经?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胡扯。可能有网友忍不住拍砖。别急,且听俺慢慢剖析、细细道来。
且说会上浓墨重彩渲染三个神仙向如来献殷勤。一个是王母娘娘、一个是南极仙翁、还有一个赤脚大仙。

先看赤脚大仙,【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 】
交梨火枣,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出自 《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另据典集介绍,交梨、火枣,食之能羽化飞行,兼可晓得过去之事。赤脚大仙向佛祖献腾飞通晓之药,是打暗语,报告佛祖‘过去之事’。

什么过去之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3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56: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58: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哎呀,会不会赤脚大仙偶然撞见的悟空,或者他武功怪异,喜欢驾云S型路线曲线前行呢?


不慌,咱还有一个杀手锏,可以再次证明,显而易见,赤脚仙的故事插曲绝对是故意行为。
对于赤脚大仙,西游记作者还安排了一个重要情节提示,且看各路神仙报案的次序。【却说那七衣仙女自受了大圣的定身法术,一周天方能解脱,各提花篮,回奏王母说道:“齐天大圣使术法困住我等,故此来迟。”王母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及正寻间,不期大圣走将出来,行凶拷打,又问设宴请谁。我等把上会事说了一遍,他就定住我等,不知去向。直到如今,才得醒解回来。”王母闻言,即去见玉帝,备陈前事。说不了,又见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等来奏:“不知什么人,搅乱了蟠桃大会,偷吃了玉液琼浆,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又有四个大天师来奏上:“太上道祖来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玉帝见奏悚惧。少时,又有齐天府仙吏叩头道:“孙大圣不守执事,自昨日出游,至今未转,更不知去向。”玉帝又添疑思,只见那赤脚大仙又俯囟上奏道:“臣蒙王母诏昨日赴会,偶遇齐天大圣,对臣言万岁有旨,着他邀臣等先赴通明殿演礼,方去赴会。臣依他言语,即返至通明殿外,不见万岁龙车凤辇,又急来此俟候。”玉帝越发大惊道:“这厮假传旨意,赚哄贤卿,快着纠察灵官缉访这厮踪迹!” 】
赤脚大仙解释它先去通明殿外,不见万岁龙车凤辇,又‘急’来此俟候。
这是典型的张口说白话,撒谎!
即使赤脚贫困买不起鞋子,能驾五色祥云、有腾飞之药‘交梨火枣’的大仙再怎么窝囊也不至于比蜗牛还慢吧。这位仁兄居然在悟空偷贡酒、盗仙丹、逃花果山、又回头再行窃、又逃花果山,“一周天”过后、然后七仙女报案、然后太上老君报案、然后齐天府卧底报案“昨日出游,至今未转”、再后才满头大汗匆匆到达?
黄花菜都凉了,多少光阴白白流逝,愁白了少年头。这赤脚大仙为什么磨蹭晃荡,那么长时间干什么去了?

天庭不会时光倒流吧,如果不是,那就是赤脚大仙‘故意’眼瞅着悟空犯事,完毕,直等到猴子违法事实成立后才露面,板上钉钉万无一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59: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接下来再分析。象孙悟空鬼精灵,脑袋瓜转得快,可不像泾河龙王、李世民那么好忽悠,蟠桃会这样大局也不是赤脚一个人能搞定的,还需要另外的重量级托儿。还有谁是蟠桃会阴谋的托儿呢?
安天大会另一个献礼的,王母娘娘也是躲不掉的角。
蟠桃的故事,王母娘娘是主角。但王母娘娘身份高贵,不好亲自做托儿,于是派遣七仙女等几个得力手下操办。
七仙女比职业托儿更职业,骗人的把戏炉火纯青,托儿水平个个称心如意。 且说待悟空一吃完大蟠桃,早不来、晚不来,不差分毫,七仙女赶紧进了园子抓现行。【仙女道:“大圣何在?”土地道:“大圣在园内,因困倦,自家在亭上睡哩。”仙女道:“既如此,寻他去来,不可迟误。” 】。

见到大圣,七仙女乘势下套吊猴子胃口:【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 】


七仙女告诉猴子,“上会自有旧规”,这里有两点含义,第一蟠桃会的客人都是固定的;第二必须按老规矩固定规格办。
所谓老规矩,大家如果在大型单位待过都知道,每年上逢下迎招待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都有固定招待规格。中央下来检查的一定是茅台招待,下层来汇报的一般二锅头就行了。固定规格招待大家不会挑刺。
但如果规格乱套,比如同样是中央级别的第一批你招待大闸蟹龙虾、第二批你搞个白菜豆腐汤打发。第二批领导们会怎么想,遇到脾气暴躁的,他一看到规格缩水,可能立马翻脸、头也不回、掉头就走,那你就等着挨小鞋穿吧。再比如,如果上次蟠桃会你惯例招待赤脚大仙三个大桃、这次只给他两个小桃,你觉得他会不会忐忑不安犯嘀咕、还能不能安心吃这餐饭呢
如果领导没打招呼搞特例,下面办事的自然按老规矩办,似乎合情合理的常识,所以悟空也认为当然没多想。

但是,请注意,根据蟠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果树计算,小桃三千年一熟、中桃六千年一熟、大桃九千年一熟,大、中、小桃树数量各占三分之一。【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大、中、小桃,树子的数量一样,又因为小桃比中桃成熟快,所以小桃子的总数量比中桃子的总数量要多。
后面玉帝提及蟠桃会是‘每年请会’。【菩萨引众同入里面,与玉帝礼毕,又与老君、王母相见,各坐下,便问:“蟠桃盛会如何?”玉帝道:“每年请会,喜喜欢欢,今年被妖猴作乱,甚是虚邀也。”】
正常理解如果每年开会摘桃、每次请固定的人、固定的规格,那么每次摘的桃子的大小比例应该不会变,因此每次摘的小桃子会多些、中桃少些、大桃更少些。但是七仙女摘桃时【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摘的中桃比小桃还多,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